育邦《恐龙先生》
一位文字艺术家突然不灵了,自闭,失忆,想象力消失。是一只动物园恐龙救了他——守望恐龙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失去双腿唱老歌、把他称为恐龙先生的青年流浪艺人,认识了看《恐龙先生》书的咖啡姑娘。恐龙,这个被时代淘汰的过去的词,像救一首诗一样,救了一位艺术家。是的,育邦正是以先验的自醒,让人与恐龙对话,让小说《恐龙先生》(《龙泉驿创作》2014.3)擦亮一个词的同时,拯救另一个词:人类自己。这是死亡与复活的呼唤与互救。
江小觉《突然多出的黑暗》
女诗人江小觉写的短篇小说《突然多出的黑暗》(《文学界》2013年11月)很是拽人,我是被拽着一口气读完的。小说写的是小美、禾山两个搭伙蜗居的中年男女,北漂生存的痛苦、无奈、焦躁及内心的对抗与顺从,理想的变形与善的坚持,读后让人心里堵得慌,陷于小说气场一时半会儿不能脱身。作者的才华如果不是用来写这个被无数人写烂了的北漂题材而放眼涉足其他,一些“边地”和“飞地”,一定会有更好的结果。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昆德拉喜欢七,这本《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董强/译)也由七篇文章构成:《受到诋毁的塞万提斯遗产》《关于小说艺术的谈话》《受〈梦游者〉启发而作的札记》《关于小说结构艺术的谈话》《那后边的某个地方》《六十七个词》《耶路撒冷演讲:小说与欧洲》。读这本书,必先对欧洲小说史有过梳理与了解,必先对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布洛赫《梦游者》、卡夫卡作品、俄国作家作品,尤其昆德拉的作品有细微的研读,必先有音乐教养,要做足功课,否则,只能读个大概齐,似懂非懂。这真是一本堪称经典的好书,只后悔晚读了。读一遍两遍不够,它是可以作为枕边书读的。
2014/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