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成都凸凹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0

[转载]又一位湖北好诗人

$
0
0
原文地址:又一位湖北好诗人作者:网络诗选

      原籍湖北而外居的诗人真不少,大家熟悉和喜爱、诗歌写得
      好的横行胭脂、张作梗、衣米一、李浔等等。优秀低调诗人
      凸凹也是。请读他的10首代表作:


  

  
  《翻书》
  
  一页页翻下去
  生怕夹带一页过去
  说不定这页正是自己要找的
  疏忽了将无从寻起
  
  一部部翻下去
  唯恐漏掉一部过去
  或许这部就是自己要找的
  错过了只有终身叹息
  
  要找的很诡
  要找的藏在字里行间
  等到翻到了要找的
  读烂之后才发现不是要找的
  
  好事的路人莫名所以
  上个世纪的来人莫名所以
  我装成漫不经心曰
  随便翻翻而已
  
  随便翻翻而已
  即令在翻翻翻翻翻翻翻翻中
  形同老人
  而要找的总之是在下一页里
  
             1986年秋
  
  
  《二娃》
  
  二娃把地主家小姐
  带走了
  两人参加了部队
  
  地主一咬牙
  扯一根绳子
  吊死了二娃一家五口
  
  二娃在抗日前线
  一气砍翻五个鬼子
  大刀卷了刃
  
  小姐是一个人回村的
  她肚子鼓着一个大包
  背上背着一颗血乎乎的脑壳
  
  她用枪指着她爸说
  女婿外孙看你来了
  跪下!多少年过去了
  
  村民们从不提小姐
  只说狗日的二娃
  有种
  
  只说狗日的地主
  当天就跑向抗日前线
  与五个鬼子炸成一片
  
  死前
  他那一嗓子二娃
  喷着泰山的热血
  
          1987.3
  
  
  《最怕》
  
  最怕和哥在山上
  在山上也无妨
  最怕飘来偏东雨
  飘来偏东雨也无妨
  最怕附近有岩洞
  附近有岩洞也无妨
  最怕哥拉妹子钻进去
  哥拉妹子钻进去也无妨
  最怕燃起一堆柴火
  燃起一堆柴火也无妨啊
  千万千万莫要妹子烤衣裳

          1988.11
  
  
  《钉子与墙》
  
  我在墙上钉钉子
  可是,钉一颗弯一颗
  始终钉不进去
  
  “我不相信!”
  我这样对自己说
  并搜罗完家中所有钉子
  直到把最后一颗钉弯
  
  我相信
  仅仅是为了叫我“相信!”
  这面墙才让所有的钉子弯曲
  
          1998.9.11
  
  
  《大河》
  
  一条大河,横亘在面前,大得不流动。
  整个世界,除了天空、夕阳,就是大河。
  尤利西斯漂泊十年也没见过它的样子。
  没有岸,水草,鱼歌,年月,蚂蝗,和蝶尘。
  我甚至也是这条河的一部分。
  对于这条大河,我不能增加,删节,制止,划割。
  或者推波助澜,掀起一小截尾部的鱼摆。
  夕阳倾泻下来,没有限度地进入我的体内。
  无数条血管像无数条江流涨破中年的骨肉。
  仿佛恐龙灭绝时代的那场火灾、那场大血。
  布满整条大河,地球,这个黄昏的呼吸。
  又仿佛混沌初开,分不清
  天在哪里,地在哪里,水在哪里,血在哪里。
  我见过河南的黄河,重庆的长江,青岛的海。
  还见过川东地区山洪暴发的样子。
  它们都没有那么大,那么红。
  并且,早已先后离开我的生活,远去了。
  我所在的龙泉驿没有河,因此缺少直接的联想。
  现在,除了在阅读中碰见,我已很难再记起它们。
  这条大河,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
  还到不到哪里去。而那个黄昏的场景,
  不仅在夜晚,甚至白天,都会不时出现。
  仿佛一个梦魇,一种幻像,大得不流动。
  只有那水的声音,日夜轰鸣、咆哮、让我惊怵。
  
                2001.1.12
  
  
  《上长松山,或陪父母订坟》
  
  !!突至的肺癌,五公分大的阴影
  ,要命的墓穴,偏偏选中我生命的上游——
  把父亲作为它容身的坟山。走在
  去长松寺公墓的路上,牵着父亲如一把骨签的手
  ,我甚至不孝地提前结束了他的命数
  :我想到了三月、七月、十二月,中间的
  火葬场、上边的白烟,下边的墓坑
  ——我对想的拼命不想,哪里抵得住
  死的无穷之想。父母感情尚好,陪二老上山
  选订的是夫妻合葬墓;母亲身体尚好
  ,却提前看到了自己的另一个娘胎:她正被石头
  吸进去,成为地风和无:成为再一个少女、老妪
  出胎、出胎、出胎……出胎又入胎。但是
  ,她没有说出心脏在阴历的晕旋,正像话多的父亲
  背着阳历的风,这会儿只说好、好、好
  。夕阳西下,残忍的出行在继续吐词。有
  那么一会儿,择墓的感觉竟像京郊
  ,一个出宫视察国墓工程的皇帝。可事实是
  ,当五公分大的肿块慢慢变大,成为一堆高坟
  ,一匹坟山,一个国家,父亲就小到一捧茔土并
  蜷伏其中了。如此,长松寺一座新墓的
  半国之城,开始盖棺论定
  ;一滴回望来路的温热的精血
  望见了黑暗:蛋的内部,坟的内部
  ——生命不能选择,死亡还需预订。而这
  一切,令无数亡灵睁大眼睛,看破天地界面
  :如果你胆怯,就像作假:就像影子
  忙前跑后,被太阳左右,或突然消失于鞋底
  
                           2007.7.5
  
  
  《一个人的体制,或无柄之刀》
  
  刀无柄,不反对一匹脱缰的马——倾向
  一个不听话的人。刀不仅在太阳浴中
  冻结敌手,闪现寒光,还在象皮鞘的长夜
  把能量一寸一寸收回思想的磨石。流泪
  时,磨出的刀口,有苦涩的盐末:有
  亡灵的汗味。见血封喉的手段,千里取首的
  谲踪,令时间的长恨歌不停地
  改弦易辙。它独来独往的步态,是里尔克
  之豹,走出栅栏的谱系:更狠,也更善良——
  一头孤独而陡峭的母狼,平地起风雷
  又收回风雷,消散于无迹。
  看见它突然跳出鞘口的人
  看见了月亮的残缺。看见它怒目圆睁的月亮
  看见了一个盲人的现世。尖利、宽泛,
  这粒热爱自由的词,反对专制的句式
  最终成为自由本身——呵无尽的美!
  一个人,在自己的体制里,戴盔穿甲,抗拒
  国家机器,建立修正主义。一个人,在甲虫的
  绳索下,窥见体制外的乌托邦。罢了、罢了,
  还是制订自己吧:刀的主张,一个人的宪法——
  甚至,从刀到刀,废黜一切:
  实词、虚词、逻辑、秩序……
  这会儿,让我们眯眼,顺
  刀腰纤细的血槽望去,倒悬的天空无限分裂
  ——分裂出云、风、尘埃,一只鸟又
  一只鸟,一个“我”,又一个“我”……
  这个黄昏,黎明一样清醒、锋利,无人拿捏
  
                   2008.9.16
  
  
  《蚯蚓之舞》
  
  鸟的舞
  排开雾
  
  鱼的舞
  排开水
  
  人的舞
  排开人
  
  没有比蚯蚓
  更困难的了
  
  蚯蚓的舞
  排开土、排开大地
  
  蚯蚓的舞
  排开地狱,和亡灵
  
  为了这天塌地陷的柔柔的一舞
  蚯蚓把体内的骨头也排了出去
  
                  2015/6/4
  
  
  《我》
  
  陶罐里一百五十斤肉
  罂罐里一缕游魂
  记不得从母亲产道爬出的熊样
  记得与父同谋,一老一嫩的手
  豢养过大白兔,溺毙过大白兔
  记得偷过小学冉同学的一只乒乓球拍
  记得在心纸上写过反标,又撕碎,点火烧去
  哎,我的体内到底装有多少个我
  那个伤感的我见到什么都想哭
  那个热血的我大白天都在做杀人梦
  一心想扮金庸笔下的大侠
  那个规矩的我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
  那个善良的我从不忍心拒绝任何人
  他外表冷酷,内心羞涩
  告密,上访,嫖妓,强奸,吸毒,赌博,放火,跳楼
  隐逸,抢银行,当土豪,做皇帝,呼臣唤妃,无恶不作
  只有刑讯和酒精才能把他打回原形
  有一个我是一个死人
  他成天都在回忆他是如何死去的
  有一个我是一个活人
  他活了一万年还在我血管中积极奔走
  我是好人我是坏人我
  介乎正邪之间是一个不好不坏的人
  如果把体内的那些个我喊出来
  世界就成了汪洋
  如果把体内的那些个女人喊出来
  我就成了全人类
  
            2015/6/12
  
  
  《出生地》
  
  所有的人都是两个人生的
  一个名叫母亲
  一个名叫土地
  所有的出生地都吸纳过母亲的精气
  得到过胎血的滋养
  没有沾过精气和血水的出生地
  是一小块移动的飞地
  投下的阴影
  这块阴影,生不见,死不见,却又
  追着它的主人跑,让主人一生都处于
  漂泊中,一生都不能着陆
  所有的人,有什么样的出生地
  就有什么样的终老地,有什么样的终老地
  就有什么样的出生地
  前世下去的所在,今世出来的所在
  以及来生所在
  是一团云奔跑,一百次悬弧射矢
  一万群生物投胎变体,交换场地
  根部的场力与母语,决定着命数的脉向
  ——但我们即使眼明如盲
  也不能自知
  世界很大,终老,有很多选择
  又似乎不能选择。供我们尽孝的地方
  永远只有一处,它可以成全我们大孝
  也可以成全我们大不孝
  我是幸运的,我有一处真正的出生地
  原始、踏实、全面、一直在的
  指认我的出生地
  不需要说出国度、省份、地市
  不需要说出方位和时间
  从再远的地方连爬带滚赶回出生地
  也不会迷路
  是的,它就是都江堰
  它就是伟大得不能再伟大的都江堰
  即或这样,它也只是我出生地的一半
  另一半多么弱小啊
  弱小得只有百十来斤
  弱小得才八十二年,双腿就不能吃力
  但她怎么着都是另一半
  都是跟都江堰一样
  伟大得不能再伟大的另一半
  是的,母亲也是一个都江堰
  我二百零六块骨头割据的广大土地
  无一不是她的灌区
  
               2015/6/15
  
  
  
  作者简介:凸凹,又名成都凸凹,原名魏平。诗人、小说家、编剧。祖籍湖北孝感,1962年生于四川都江堰,在大巴山万源县生活、工作二十余年。当过设计员、规划员、编辑记者、公司经理、政府职员等。1980年代中期步入文坛,1998年加入中国作协。有小说见诸《中国作家》《北京文学》《长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刊。出版有长篇小说《大三线》《甑子场》、诗歌《桃果上的树》、随笔《花蕊中的古驿》、批评札记《字篓里的词屑》等书二十余部。编剧有30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凸凹作品研究集有《凸凹体白皮书:〈手艺坊〉诗歌美学六十家评》《场域中的小说艺术——〈甑子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居成都龙泉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2fce20102w08j.html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