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q.blog.sina.com.cn/poetlaureatenetwork/bbs/topic/tid=16006234
凸凹(1962.3—):原名魏平,祖籍湖北孝感,生于四川都江堰,在大巴山生活、工作过二十多年。当过设计员、规划员、编辑记者、公司经理、政府职员等。
著有《大师出没的地方》《桃花的隐约部分》《大河》《手艺坊》等多部诗集和《花蕊中的古驿》《天下客家》(合著)、《纹道》《民族花灿》等多部随笔集及批评札记集《字篓里的词屑》。亦写有小说、舞台剧等,系30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编剧之一。《凸凹体白皮书》收有60位批评家、诗人对其作品的评论。
现居成都龙泉驿。
通联:
610100成都市龙泉驿区北泉路83号美丰花苑3-2-8魏平
QQ:826506105(不聊天
凸凹实验诗选
◆《纪念》
——给安娜·阿赫玛托娃◆
阅读你,是一九八九年秋天,
而那时,你七十七岁的少女的肉体,
已离开我整整二十三年
和一个漫长的、只隔着乌苏里江的夏季。
百年诞辰,却无一字、一词留下,——
不仅是我,全世界都在向前,向前,
连莘莘学子们也在忙“别的”。
内部在外部找到恰当的平衡。
而“阿赫玛托娃”,这个词,这个
男性俄罗斯中巨大的女性意象,
压迫、教化了我十一个春秋——
直到今天,我还迷失在白桦林围成的“室内”,
没有走出
一场紧跟一场的列宁格勒的飞雪。
“我活在世上……
你知道吗,这样的运道
我只巴望
仇人同我分尝。”
这是在巴黎,美术的海洋中,
谁与二十二岁的美丽结下诗歌的深仇?
是啊,我们的运道,竟如此相似
又这般不同。
反革命的前夫……
永远的未婚夫……
独子列夫……
风雪中的祖国,皇村,肺结核的阴影……
我看见没落贵族的女儿,一个角色的难度:
矛盾,复杂,愁怨中的刚强:
刚强中的焦灼,宽容,反复,
和一次、一次,离去后的离去。
我还想用数字说话:写作,六十年,你。
我为写作而写作,贵在坚持;
你为神祗而写作,直到
肉身消亡——化为神祗。
谁比谁更无道理可讲?
“世上没有人比我们更豁达,
没有人比我们更傲岸、朴质。”
吟着这句诗,我矛盾,复杂,诚惶诚恐,
娘胎里就开始羞红
——至今不敢当众朗诵。
2000.4.1
◆《大 河》◆
一条大河,横亘在面前,大得不流动。
整个世界,除了天空、夕阳,就是大河。
尤利西斯漂泊十年也没见过它的样子。
没有岸,水草,鱼歌,年月,蚂蝗,和蝶尘。
我甚至也是这条河的一部分。
对于这条大河,我不能增加,删节,制止,划割。
或者推波助澜,掀起一小截尾部的鱼摆。
夕阳倾泻下来,没有限度地进入我的体内。
无数条血管像无数条江流涨破中年的骨肉。
仿佛恐龙灭绝时代的那场火灾、那场大血。
布满整条大河,地球,这个黄昏的呼吸。
又仿佛混沌初开,分不清
天在哪里,地在哪里,水在哪里,血在哪里。
我见过河南的黄河,重庆的长江,青岛的海。
还见过川东地区山洪暴发的样子。
它们都没有那么大,那么红。
并且,早已先后离开我的生活,远去了。
我所在的龙泉驿没有河,因此缺少直接的联想。
现在,除了在阅读中碰见,我已很难再记起它们。
这条大河,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
还到不到哪里去。而那个黄昏的场景,
不仅在夜晚,甚至白天,都会不时出现。
仿佛一个梦魇,一种幻像,大得不流动。
只有那水的声音,日夜轰鸣、咆哮、让我惊怵。
2001.1.12
◆《我看见三个持枪泅渡的彝人》◆
那年我六岁,小说中的场面,还无法看见。
是生活
为我打开了生活。
我看见三个持枪彝人走进汹涌的后河。
我看见汹涌的后河走进他们的衫口。
我看见他们把河水压在身下。
他们三人,完全一个姿势:
左手持枪,右手打水——
像三块匀速移动的石头。
这是夏天涨水的季节。
能有什么事不能放下。
能有什么事不能等大水退去再做。
能有什么事比活着更要紧。
把大水压在身下,包括我父亲在内的土著想也没想过。
河对岸是万源县城。
河这边是一个叫盖家坪的山冈。
盖家坪把万源县城俯瞰了个遍。
在盖家坪,我和父亲母亲,两个兄弟
住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平房里。
门前有棵歪脖子核桃树。
我爬在树上高声喊叔叔。
十几个男孩站在树下高声喊叔叔。
叔叔,叔叔,我要子弹壳。
叔叔,叔叔,我要铜子弹壳。
三个泅渡过来的彝人把机枪架在山冈上。
醉了的时候,叽哩哇啦吼叫。
我看见一个年轻农妇把一桶米醋往他们脸上泼。
我看见三张脸红彤彤的,像三枚小型的太阳。
那年我六岁,什么也不明白。
我看见他们当时是明白的,还给过我子弹壳,铜的。
现在,他们是否依然明白,我已无从看见。
2001.8.3
◆《捉放虫》◆
搬开夜色的残砖,眼睛降至草根
那些虚构的动静、速度,或一小团肉
那些地上的星星
在月光的毛孔间出没
忘记睡眠、仇恨和危险
它们嘤嘤而婉约地唱
有那么一会儿
右手:母指和食指间
产生了柔翅的扑打、软体的悸动
呵刀锋前的抚摸!
那一会儿过去
刽子手回到冰鞘,小虫子回到草丛
我发现指拇们无比欢愉——
一张松弛、广大、向善的脸
2004.1.9
◆《中原,或一头牛》◆
……火车呜呜,大巴呼呼。气喘吁吁的
中原,我追赶着那头一动不动的牛
。坚硬的铁壳盘旋于柔软的毛发
——那些古树和大草,载着我
爬上牛背粗陋的弧线
。扯一把云霓。吹一坡竹哨。扬一轮
响鞭。暮霭升起,没有谁回应谁的努力
,伏牛山哪来牧童
?这头牛不大,不哞,不走
:十万把犁铧跟着它,十万块耕田
跟着它;三条河流来谒拜,每一滴水
都如我一样洁净、驯服和虔诚
。长江、黄河和淮河
是那三条河流的名字
◆《鸟,或黑色的河》◆
;鹳在无限的天空飞翔,河在西峡
描出它的轨迹;鹤在
史书和梦中说话,河在斜晖中
波出鸟的声名
。鹳飞过,一袭贵族的灰麾投影河中
:肉质、浓密、黑得发脏,又像
汤汤铁水突然跳起。没有人敢
以手试水。而河水
一经掬合掌中,即刻透明至无,隐身消失
,令明眼人致瞎,盲者睁眼
。这个时候,鹳河上涨,进入
逝者的肌体,达到生者的高度
。每年夏天,不知祭河的那个童子
都来自河边哪座村庄
◆《另界,或房中的成行》◆
。一次午间小盹,老界岭就把我抛在它的
脚下——那个刚好可以描述它的位置和界限
。准时起床的同伴进入莽莽群山:一万个
自然和不自然,扑向并消融于
一个稍大的自然。我在老界岭迎宾馆
独自倾听群峰用岩石漱口的声音
。我看见伏牛山,那头把腿脚插进大地的牛
,正用一根背脊竖骨的回忆,找到它
奔跑的高度,信念的旗尖
。并用骨岭作界,为盲眼的大地发祥最古老的
计量和刻度。这是不能进入
灯下黑的阴谷,在房间想象,或在
室外溪畔溜达,远远望去的快乐,另界的
快乐。九月二十三日,整整一个下午
,我在缅怀老界岭的智慧中退出地平线的梦芯
◆《进退维谷,或一个上午的平衡》◆
,双龙潭的龙,像两条垂落白云的
美腿瀑布。不把龙潭沟走通畅,不骑在龙的
七寸处,见不到这处仙境。那儿
泉水充盈,水草缱绻,很适宜
跑马,唱歌,生儿育女
。下山,退出沟口的溪畔
,我在一个瓜妇摊上,买了一个
长得像沟口的八月瓜:玲珑,精致,张开
。这之前,沟谷中间,一男一女,两个
信佛的同伴,从一个猎人手中买下一只獾
,又把獾放归山中。我看见獾
倏忽不在,双龙潭
,是它两眼放光、飞纵的方向
。我几乎可以判定这只獾与我有同样的性能
◆《卧龙岗,或顾一个典故》◆
:少时,罗贯中的卧龙岗,一下子
降至我左侧,一块大石上:三个字三分天下
,满脸都是南阳的春光。农人的踏歌声中
,我听到汽车追着杀人的马达声
。去、返程式中的茅庐,加上武侯祠最里边的
那个茅庐蜡像,下午
在湖北籍杨姓导游小姐陪同下
,一个空庐被我迎面顾了三遍,回头望了
三遍。右边的汉代科技馆,更右边的
恐龙博物馆,更更右边的三个古代国家
,对称着
一介布衣的秋日午眠,一个青年的十年躬耕
◆《呓念,或恐龙蛋的抒情》◆
!那么多恐龙在这里下蛋,那么多蛋
在这里变成恐龙
!它们迈着堆满山腱子的脚
穿云海,跨大河,从地球每一片森林
走到这里,又从这里
走向地球每一片森林
。站在今天,我以白河和一棵桫椤的眼睛
看见最远最远的西峡
,恐龙走在大海上,飞在
天空中,就像一个一个的蛋
在大海中飞翔,在天空上滚动
,发出人类另外的叫声
。而我们的诗歌从岩石骨头中抠出的
楕圆之物,正是恐龙在大限来临时
,为坚硬的家园打下的沉甸甸的伏笔
?嗯,怎么说蛋都行,一直不停地
说下去,就是不能玩蛋。玩蛋约等于完蛋
?……
◆《穿皇袍的河,或车过黄河》◆
;而黄河两岸的人,更习惯驾车、骑车、摆渡
、步行过河。我是一个距黄河很远的人
,飞机或火车给我的坐卧快捷,远远大于黄河
在皇袍中裸奔的速度。一纵而过的宽阔
,药尿一样的黄,锁住了五千年的
渊薮。黄河让熟悉的
更熟悉,陌生的更陌生。来得快的面影
,去得更快的背影!亲人,在母亲悠慢的沙指中
得以掩埋。而飞机上那扇渭南的黄河
,火车上那节洛阳的黄河,直到
八千里路云和月几升几落也没读完——刨不开的
老巢和竹简文字,与黄河等深
?甚至在离黄河遥而又遥的高原
,在没有黄与河的异邦,我们也能于黄肤色下边
摸到一条古老而浓稠的河在身体内循环不已
,闪着太阳的光
◆《南阳扒着晚饭时,或暮色中的白河》◆
以白文公姓氏命名一条河,以
“南阳堂号”作为白裔祖祠
——我这样理解白河与诗人白居易的缘结
。九月二十一日,南阳扒着晚饭时
我从梅溪宾馆走出
去寻一条河,并从河中取得我的晚餐和钥匙
。出门右拐,右拐,左拐。二十来分钟的步行
,穿过斑马线,就到了白河面前
。我不该吃惊的:它
有着诗歌的干净、宽阔和朦胧
;而从桥栏看去,它表面的平静,也如
古代诗人的朝廷官阶——那诗人外的另一个
身份:波澜中的平静,谪途中的
一次又一次回朝。就像河
满脸皱纹的平静中,悬着突临的风雨和
悄悄摸上床来的暗礁
。白河流动,追击,它把大海挡在外边
——不因固守成为死水,让大海
回到大海——以免远古的汪洋
顺着河床,卷土中原,大海爬上伏牛山巅
2006.9于中国西峡·第五届伏牛山金秋诗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