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歌的小说路线
凸凹
中篇小说《总统套房》的出笼,得益于我的一首诗歌旧作《经过装修工地》(原载《诗刊》1999年第8期)。而这首诗歌的出笼,又得益于我置身多年的装修生活。
1993年至2000年的七年间,我在航天系统一家国有独资公司任经理,公司的主业之一就是装修。正是这段经历,使我对装修这个行业,以及这个行业中的工人、工头、老板、工种、材料、机具、流程、技术、房宅、运作、三角债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就像熟悉母亲的体息与自己的掌纹。
因为熟悉,感到了深刻;因为深刻而难受,因为难受需要出口和表达。这样,我就以一首诗歌的形式,写出了我的装修。
诗歌的生成,让我终于透了一口气。但是,随着时间的强行介入,我不能不感到时间的深刻——时间在装修一词上积累的尺度与重量,让诗歌不堪重负。
在成诗十四年后,我决定把这首二十五行的诗歌,写成小说,一个堪比诗歌承载更多丑恶、悲剧、血腥、良善和复杂人性的小说。
小说还没写,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十四年前的旧诗中走动起来,他们嘭嘭的脚步声,把我踩得心惊肉跳。现在,我只消把诗中的“宅子”变成“总统套房”,“乡下的兄弟”变成“财哥”,“宅主”变成“局长”,“别人的老婆”变成“丁老师”;把绑架在时间战车上的因浮躁、生存、金钱、寂寞、拆迁、贪腐、网络等变异出的世间怪相,扭结绞扣在小说人物的头脑和肢体上;一首诗歌,就延宕成了小说。从后来的结果看,事实上也是这样的。
真是得了诗歌的便宜!不仅题材是诗歌给的,连诗歌的情绪、吊诡、节制、审慎以及想象的向度,也一并给了小说。或许,正是这一缘由,小说被《西部》杂志以“西部头题·诗人小说”栏目刊发,随即又入了《中篇小说选刊》的法眼。
我以为,正是诗歌的灵感冲袭与智力帮助,让这个小说出了一点新,而正是这点新,让这个小说有了一点阅读价值和存在的那么一点理由。对了,好看、出新、寻找一块精神飞地,是我的小说主张。《总统套房》应该是这个主张的落地。
嘿嘿,自夸了,莫骂哈。创作谈就是自夸,规定动作,莫法。
[作者简介]凸凹,又名成都凸凹,原名魏平。祖籍湖北孝感,生于四川都江堰,现居成都龙泉驿。诗人、小说家、编剧。中国作协会员。在大巴山生活、工作二十余年。当过设计员、规划员、编辑记者、公司经理、政府职员等。著有《纹道》、《字篓里的词屑》等书二十余部。
中篇小说选刊2012年增刊第三期
目 录
实力再现
火葬场的五月 陈 武
繁 枝 陈 谦
公 务 刁 斗
愤怒之乡 刘建东
现实立场
平安稻谷 周建新
总统套房 凸 凹
喜洋洋 杨小凡
新锐出发
儿 子 李清源
两男一女 王 霞
欢迎订阅《中篇小说选刊》2012年第六期新锐小说家专号
邮购地址:福州市东水路76号8层《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
欢迎登陆中篇小说选刊淘宝官方网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