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修建的南丝路
作者:凸凹
大家知道,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彰名是以汉代外交家、探险家张骞凿空、出使西域为起始和标志的。但张骞却在大夏的蓝氏城(今阿富汗的汗瓦齐拉巴德),见到了产自四川的邛杖、蜀布。进一步打听,方知咱大中国早有另一条更捷近的路通达海外,这条路叫“蜀-身毒道”,从成都到印度,即现在所称的南方丝绸之路。
与南丝路产生联系的最古旧的物证,应该是从三星堆挖出的海贝等由大海生产的产品及西亚文明。三星堆、金沙有巫,但无文字,解读它们最好的乃至唯一的工具恐怕就是无用而又无所不能的诗了。最初的文明是巫术,最初的诗人是巫师。
与南丝路产生联系的最早的人叫杜宇,也就是那个爱美人爱得丢了江山、化为杜鹃鸟的蜀国望帝。“后有一男子,名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女子名利,自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西汉扬雄在《蜀王本纪》中的描述比诗歌更虚缈、夸张和神奇。朱提,即今云南昭通地区,南丝路上的一个重要点位。
为古蜀国带来中原文字和《诗三百》的是卫鞅案逃犯尸佼老师。是尸老师,教会了蜀王怎样写山东六国那些地方的诗。于是乎,为一位已婚男变身的女子,蜀王既写了爱情诗《东平之歌》,又写了怀念爱人诗《臾邪歌》《龙归之曲》。
老子英雄儿好汉,蜀王会写诗,蜀王子泮当然也会写啦。秦灭蜀时,泮率三万蜀军及十数万蜀民,历二三代、数十年,南迁越南北部红河地区,建瓯雒国称安阳王。立国五十余年被秦将赵佗破国后,泮的后裔率残兵败将飘洋过海去了没人知道的地方。正是泮的逃逸之举,形成了南丝路最初的格局,更让包括今广州在内的沿途山河和人民受到了最初的铺底式的开化与诗歌教育。
接下来为南丝路建设和南丝路诗歌荣光建功立业的人物,是汉代文坛领袖兼撩妹高手司马相如。他只用口辞、礼物、货品、商贸、筑路工,尤其豪华诗赋《喻巴蜀檄文》《难蜀父老文》作武器,就让经营“西南夷”工作取得了硕大成果。邛、笮、冉、駹和斯榆的君长如愿成为汉朝臣子,他们拆除了关隘,使边关扩大,开通零关道,架桥孙水(今安宁河),直通邛、笮。
过了三百多年,有诗文奇才、代表作为《出师表》的诸葛亮出现了。诸葛亮在平定南中(今云、贵和四川西南部)过程中采取的七擒七纵、攻心为上策略,完全是文化自信的产物。而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古老诗歌大国而言,首先是诗歌自信。
南丝路当然不是指独独的一条路。从成都锦官城出发,沿着“蜀-身毒道”南去,共有西路、中路、东路三条主干道可供选择。一些干道、支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城镇、地理、政治、区划等的变化会跟着出现变化,但向南去的方向不会变,且终点都指向印度地区。从印度再转道中亚、欧洲等世界各地。出成都的南丝路,西路有灵关道、牦牛道等,中路有岷江道、五尺道等,东路有沱江道、东大路等。
接下来挑个最著名的诗人来说。中国古代哪位诗人最著名?三岁娃都知道,李白。李白从江油经成都出川时,走的岷江道。而他后来被唐肃宗作为政治犯处置的流放地夜郎(今川滇黔三省交界处),则位于南丝路的南夷道上。李白是仙人,偏远、蛮荒哪能拦住他的诗歌横行霸道、四处流溢?
跟李白一样,成都新都人氏杨升庵,也是因流放而与南丝路产生关系的,不同的是,前者是一阵,后者是一生。长达三年的“大礼议”事件,在杨状元的屁股上落幕。在位四十五年的嘉靖帝对杨慎可谓恨之入骨,多次大赦天下偏不赦杨慎。杨慎逾花甲之年,亦不准按朝规让其“以子替役”。皇帝恨归恨,但并不能阻止后世将杨状元举为“明代三才子”之首。被希望与失败反复编织的杨慎,对自己的厄运并没有怨天尤人,沉沦下去。他在滇黔川边地戍所度过三十五年的“罪犯”生涯,直至病死在那里。其间,除了惊人的著述,就是“化滇”之奇功。他化滇的道法,自然不仅仅是诗歌辞章,但诗歌辞章一定是化滇内里的底气与骶骨。
沿着一条路把南丝路走通顺、走出大动静的是《南行记》作者、诗人小说家艾芜。他漂泊到缅甸仰光,因为又病又饥,身无分文,差点死在街头。救他并给他找了一份靠文字讨饭吃差事的和尚,是四川乐至人、民国一代大家谢无量的三弟,叫谢希安,即,精通六国语言,诗歌、历史、佛学、哲学造诣深厚的万慧法师。
抗战时期,川、滇是包括诗歌在内的中国大后方,南丝路一夜之间成了闻一多、穆旦、艾青、何其芳等诗歌大师出没的地方。
南丝路的始点成都是天下公认的诗人盛产区——量大且优——终点印度何尝不是?1924年春天,印度诗人、亚洲首位诺奖得主泰戈尔,应梁启超、蔡元培、林长民之邀,首访中国,徐志摩、林徽因伴行左右。之后,又来过两次。泰戈尔三访中国,对中国文化界尤其诗歌界冲袭颇大,一时刮起了泰戈尔旋风。
既筑底,又拉升——诗歌之于南丝路的情状大抵如此了。
2019.5.26
